忽哥赤~執著善良
忽哥赤是劇中最重要的反派角色,卻令人無法恨他入骨,相信不少人對他的評價一定很高。
他的威嚴和自信,我想一定給鐵穆耳很大的壓力,當然也讓四周的人感到他有王者的條件,不過,他卻不是皇子,他只是一個王爺。他自恃在戰場上所向無敵,也暗暗不滿自己的父親為何偏愛武功不及他的皇太子真金,這一切的一切,讓他的心理出現了陰霾,他長期不開心,直接影響他的家人,間接導致親生女寶兒的死亡,和愛妻格米思的宿疾,而他仍不自知,於「再」劇中,他是僅次文近東的悲劇人物。

在歷史上忽哥赤真的是親王,被忽必烈封為雲南王。在《元史》記載裡,他並不活躍,主要只在雲南一帶,並沒有「再」劇描寫的那麼野心勃勃。

他與鐵穆耳之間的鬥智、鬥力,前半段不顯精彩,但他的部署在他出征後,悄悄被鐵穆耳卸職時,他的抑鬱之色和不滿氣憤,真有一觸即發的危險。只是重頭戲要從救到素雲(映雪)開始。

由於愛女是與漢人相戀不成而死,所以他十分恨漢人,無辜的素雲也莫名其妙地被他憎恨,不同的是這個看似軟弱的江南漢人,卻有固執、堅特的性情,她變賣自己的手飾買藥給格米思服用,讓格米思開心許多,雖然忽哥赤什麼都不說,但他也驚訝到妻子的變化。老實說,我認為忽哥赤應該是沒有忽視到格米思對他的感情,只是他對自己的懷才不遇,悒鬱在心,故讓格米思失望丈夫沒有重視她。從另一方面看來,我覺得忽哥赤和格米思這一對,很像傳統典型的中國夫婦,深愛對方,默默付出關心。

最令人津津樂道,應該是他與素雲的對手戲,好幾次他們都有針鋒相對的場面,比方說為了可汗的喪禮,素雲冒死諫言,忽哥赤因此動容,應該說,素雲的勸諫,讓他有個台階好下。因為他滿心以為除了死去的皇太子,居功厥偉的他,應是可汗最重要的人,不料還是僅次皇孫鐵穆耳,他的自尊不容他低頭,才會在治喪場面上如此失態。直到素雲那席話,讓他領悟到父親過世,身為子女不是要顧及面子,而且對父親的追思和孝意,最後才擔起送靈的工作。

返回後,他深知鐵穆耳對他有戒心,便擺下許多的煙霧,從收養義女、郡王拋繡球選親,可見他不只是一個光會舞刀弄槍的武夫;他按兵不動,不讓八思巴輕易行刺鐵穆耳,暗中連絡四大汗國,巧言引鐵穆耳必須出關,這一連串的行動,顯出他才智計謀毫不遜色鐵穆耳,莫怪他一直不服為何忽必烈不傳他王位了,他確實有條件可以恃才傲物。

不過我最喜歡的場面,莫過於最後一集他挾持麗君,逼鐵穆耳就範,與少華大打出手(少華險輸),太皇太后出面解開他心中的結那一場戲了,情節緊湊,節拍明快,除了幾位(少華、映雪和榮蘭)比較慢半拍外,其他的都十分稱職。後來,繁榮落盡,他不再為自己的愚昧所擾,坦然面對他曾犯下的錯,這一點的勇氣就與皇甫笨笨旗鼓相當了。在太皇太后掩飾下,他平安地和格米思回塞北放牧去,在車上那席談話,暗合無為無爭的老子精神,所以,我有個疑問,莫非此齣戲編劇是老莊思想的擁護者?

孟子儒~家人第一
他竟然沒有看上映雪,而與勇娥湊成一對,我想這在於他的觀念~「家人第一」。至少他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如此。

他沒有妹妹出色,不但不嫉妒妹妹,反而讓妹妹一直出頭,讓她的光芒更加耀眼。在書院、與人比試、才學比賽,他的「表弟」魏子尹是那麼出色,光靠「他」一個就可以,相形之下,子儒常會說白話,他說正經話時,人家又不信,有趣的是他並不以此為意,他的寬容和肚量,絕對比愛吃醋的妹妹還大。

大家有沒有留心到在山寨時,麗君和哥哥是睡在一室的。這在古代簡直是…不可思議,其實劇情也可以交待子儒和皇甫少華同居一室,但卻偏偏安排「子尹」和「表哥」住在同一房間。放下歷史情結,可見他們兄妹感情之深厚和信任。他可以任麗君厲聲斥責,還被逼發下毒誓,去追寨主衛勇娥,讓妹妹脫危,在在顯出子儒對家人的重視和愛護。

對於映雪和榮蘭,他不曾擺出少爺姿態來吆喚她們,倒像是平輩之間的相處。當他知道皇甫家要與孟家結親,他對少華就很親近,也不見他對自己的父親抗議道:為什麼妹妹先嫁?甚至皇甫敬被誣下獄,他竟偷偷想劫獄,試想,那是一個與他素無瓜葛的人,況且皇甫少華還沒有娶他妹妹。因為父親所允諾的婚約,他就很認真把少華當成自己的妹夫,皇甫敬自然就是親家翁了,去救自己的家人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我才認為他是一個家庭觀念很重的人。另外,他冒著違反誓言(絕子絕孫)的危險,為救父親,上將軍府找少華,並與勇娥和麗君起衝突,也讓少華「終於」認出「四弟」的真實身份,也是他重家庭的佐證之一,也許他至始至終就沒有把要娶燕玉的少華當成外人,所以在情急之下,第一時間就找少華商討。大概就是他待人如家人一般,所以雖沒有麗君那麼光彩照人,卻十分親切。

除了家族觀念外,別看他老是捅漏子、鬧笑話,他對感情的表達十分內斂細心。他和麗君都看不太起亡國後裔帝昺,麗君偶爾直言不諱,但子儒卻隻字不提,從這點看來他的處事態度十分圓融。最動人的一幕莫過於他送勇娥手帕那場戲,讓我每次看,每次都感動莫名。一開始他追勇娥是被動性的,任何人都很難發現勇娥的優點在何處,咱們必須承認:人很容易被表面所欺騙。雖然被迫,但他看出勇娥粗魯不像女孩子的舉動中,藏著天真坦白和真誠,尤其在陪伴父母上京的旅程中,倆人朝夕相處,眼銳的父母看出勇娥美好的內在本質,與自己那個誠實不欺的兒子正好一對,順水推舟下,終於心意暗結,所以才打聽勇娥的生日,細心地發現她看上繡著蝴蝶的手帕,偷偷地買雞腿給她吃,還不讓她矯作溫柔,像原來的她就行了,這種包容的行逕,除了皇甫少華外,我想無人出其右呢!

劉燕玉~命運多舛
她絕對具有和麗君搶奪少華的「實力」。基於中國傳統社會對女性教育和品性的沙文式要求下,燕玉擁有這些「優渥」的必備條件,有趣的是,這些條件同時是麗君最不願屈服的窠臼。
從她的出身說起吧(生長背景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發展和命運)!她的母親雖是劉捷的小妾,溫柔體貼、乖巧懂事的她,是父親最疼愛的掌上明珠,從她比哥哥還受疼的情形看來,正因為她流露出一個正統大家閨秀被要求下的「美德」,一如《紅樓夢》裡的寶釵,與高才八斗但性情孤傲的黛玉相比,相信所有的父執輩都會偏愛燕玉那般的人,要是把燕玉的戲份再加重一點,我看會產生擁麗君和擁燕玉兩派之爭。

她初見少華時,十分欣賞他(因為和他哥哥是截然不同的典型),並捨身相救。我想稍有常識的男子都會明白她女兒家心意。要不是少華兄為了婚約懸念,為了朝夕相處而深情已生的「四弟」,以及他的天生「超級憨直」,我擔憂麗君有沒有勝出的機會;當她冀求觀音讓少華和麗君重逢,她只求做小時,我在想,從小受盡眾人呵護,連刺繡都不太會,體貼人也不太懂的麗君,有沒有吃醋的權利啊?

雖然我偏袒麗君,不過平心而論,燕玉處境堪憐,如皇甫父子強調她是「出污泥而不染」,在全家沆瀣一氣下,她為家人贖罪似的幫助那些被父兄迫害的人。她這些善良的舉動,真是我見猶憐,當然另一方面可以說她城府極深。

別以為她軟弱無能,她非常聰明。上京途中遇到心上人,被心上人所救,很有技巧地要求心上人陪自己一起上京,給自己製造不少機會,這種事打死麗君她都做不出來,她只會傻傻地準備兩把傘和女裝,差點沒把我給笑死了;她敏銳察覺到少華和他「四弟」間的「不尋常」(從吃饅頭看出他們兩人之間的尷尬氣氛,連摘蘋果第一個給的是「四弟」,而不是身為弱女子的燕玉),卻一句話都不說,處處想以柔順體貼來打動皇甫公子,可惜…那個呆頭鵝實在太深愛「四弟」了(真是謝天謝地),燕玉只好輕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到最後,即使自己和少華有夫妻名份,也得成人之美,悄悄離開,這令我想到瓊瑤《庭院深深》裡的愛琳(名言:「我留下是三顆心靈的破碎,我離開是一家的團圓」)。

總歸一句,燕玉在少華的心裡不是沒有地位,但只是一個很…重要的「救命恩人」。

衛勇娥~傻大姐一個
比起山寨裡那四個八卦站長,她有才智多了,能力挺強的,不過就是太杞人憂天了。^^|||
至於說她是傻大姐,那都是麗君害的。滿嘴甜言蜜語、溫文儒雅的風度(不同於寨裡那四個嘛),加上相貌俊俏,就把情竇初開的勇娥逗得團團轉,真令人看了又好氣又好笑。尤其看她與「魏郎」的表哥子儒吃醋爭吵時,更覺得她傻得可愛。

她重情義,父親過世後,負責照顧那四個不成材的「弟弟」們,難怪那四個對她如此死心塌地了,這種犧牲的確是少人做得到。

她處事果斷直接,要說她有勇無謀(子儒唸她的)也無可厚非,因為山寨生活讓她具有求生的本能~以武力解決。因此造就她不同於山寨裡那四個,其武功既然能輕易打敗麗君,可見下過一定的工夫,也就是說,她凡事會訴諸武力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她確實有這方面的能力。

她真情真性,這點和榮蘭倒蠻像的。對於喜歡的人毫不掩飾她的心意,殷勤照顧,最重要的還有點露骨,這就很坦白了,而麗君就是考慮太多,所以數次與緣分錯身而過。還有一幕最有趣的莫過於她阻止子儒去對少華說出子尹就是麗君的真相,她的動機純屬為了要保住孟家後代,乍看之下有點自私,不像子儒為了父親安危,不怕毒誓後果,但是她的可愛就是她已自認是孟家的一份子,因此孟家的香火她有絕大的責任,就是這種認知,讓她又可愛又可笑。

她尊上謙下。別看她沒讀過什麼書,進退應對都很得體,所以很得孟氏夫婦的喜歡,就連文近東對這個女弟子也沒有什麼怨言,她待師兄(少華)以禮,大概就是她的尊重,才會招來子儒無端大吃飛醋,這點麗君和子儒兄妹檔還挺像的嘛!而且,她從不亂對梁山泊那四個後人大聲大氣或是惡意捉弄。

最重要的一點,她正是讓麗君和少華距離拉近的主力。在孟家、皇甫家雙雙陷入危機時,她的山寨及時做了兩家主要人物的庇護所,同時把他們倆的空間限制住了,也讓他們有時間可以好好認識彼此。就這樣,咱們的少華兄糊里糊塗愛上了「四弟」,「四弟」也莫名其妙開始發現少華兄在生命中所將佔有的份量。

另外,麗君為了擺脫勇娥的糾纏,和子儒暗中要撮合少華與勇娥,不料,忙中有錯,少華和麗君「一夜無事」同寢到天明,引發了一段超爆笑的對白和場景。因為勇娥這個媒介,少華和麗君一天比一天親近,一次比一次相知,雖然他們倆之間的關係悄悄蘊釀變化,勇娥並沒有發現到,其實她已一針見血點出麗君心中的遲疑,就是在劫法場前夕,少華語重心長地要求四弟轉告「麗君」的那段話,並不讓四弟涉身冒險,愛護之情洋溢行止,令麗君心蕩神迷,此時勇娥正想送平安符給魏公子,那時就無意中指出麗君她的徬徨,雖然勇娥是沒放在心上,但對麗君,其打擊斷然不小。

蘇映雪~外柔內剛
映雪的角色沒有發揮,我深以為憾。
當映雪出現時的第一畫面,無疑地很容易認為她就是千金小姐,那種溫柔嫻雅,莫怪妹妹直說她比麗君更像小姐呢!就連劉奎壁也誤以為她就是孟麗君。她的角色一直處於被動,能跟著孟麗君到處跑的是榮蘭,要是她和麗君站在一起,同是女裝或男裝,映雪一定都比麗君還好看(憑良心說),所以當麗君赴才學比賽,被父親捉到,而佯裝她與映雪模擬〈梁山伯與祝英台〉時,我覺得真的很合適耶!^^|||

映雪剛開頭時一直不出色,或許是因為她不是最主要的人物吧!當少華要離開求助父親的友人前,映雪代孟家父子送行,她細心咐囑和體貼,我媽一口咬定:映雪一定是喜歡上少華了,以後會嫁給他的。我不以為然,我相信這一版的少華不是這種人,之後的辯論就不用談了(自家事),卻也反映出—映雪的威脅力其實比劉燕玉的還令人擔憂。^^b

從劉奎壁誤以為她是孟家小姐,硬要迎娶時,映雪的角色就顯得很悲壯了。她回憶孟家對她的恩情及一切種種,聽到孟氏夫婦為了映雪是否代嫁之事爭吵,孟大夫堅持映雪如同家人,不得輕易犧牲其幸福時,她暗下決心,那時候的表情冷靜沈穩,不像平時那種柔弱無力的小女子,所以我認為她是性情剛強。之後,孟大夫仗劍抵抗,她披上嫁衣在孟氏夫婦面前辭別,宛如女兒拜別父母,更有易水送別的求死精神,姑不論他們哭成一團,連在電視機前的我,也熱淚盈眶。因為只是平日的真情相待,否則要映雪如何在這種情形下很自然地喚孟氏夫婦為爹娘呢!
當然毋庸置疑,映雪得知她嫁後的下場會淪為娼妓時,極力反抗,正氣凜然,令劉奎壁不敢動她,只能眼看著她毫不考慮跳河自盡,卻只能氣急敗壞地要下人去打撈屍首。這點再次突顯映雪的堅強性情。

本來以為她獲救後的表現會更為重要,結果大失所望,唯有她勇諫九王爺為可汗送終那場戲,才讓我稍得告慰。

她被救起來後,其婉順溫馴,令格米思一見就喜歡,她也對救命恩人格米思頗有好感,於是忍心變賣孟夫人所贈的金鐲,給格米思買藥,這出自一片真忱(報答救命之恩),連不相信漢人的九王爺也深受感動。若要說她是以柔制剛,無非失之以公,我認為是她的真誠感動了王爺,否則光是柔順,未免過於矯情諂媚,諒格米思也不會喜歡這種人,就是因為映雪她對於自己的原則有一定的堅持,最後才被王爺所接受,視為己出。

她的堅持,可從與九王爺的對峙中看出。為了可汗之死,九王爺與王室家人反目,返家就累及無辜,格米思體弱,映雪毅然決然擔起這個勸諫重責,在大家紛紛逃離可怕的「瘟神」之際,映雪一開口就說:王爺的威嚴不在鞭子上。(抱歉下一句我忘了^^|||)剎時對王爺無疑投下一帖靜心劑,後來她婉曲道出親子血濃於水不可分的牽繫,句句發自內心,同時讓九王爺對她另眼相待,才會決定收她為養女,否則府內上下僕役何其多,為何獨獨看中映雪,因為她不以為自己是奴僕,而是具有一般人的尊嚴,才能得到自傲的九王爺之青睞。

後來她的戲分簡直是江河日下、慘不忍睹。成為郡主後,一切平平,繡球招親、與麗君假鳳虛凰、上公堂與劉奎壁對質,甚至到九王爺與鐵穆耳正面衝突,格米思和九王爺的神情表現都十分出色,獨她…唉…編劇也太偏心了吧!就連忽赤哥被賜死,求鐵穆耳饒過妻女,格米思不顧一切,誓死追隨時,她也只能在一旁哭。唉!對映雪的戲份而言,簡直是場悲劇!以至令我曾認真想過,要是楊怡演劉燕玉,胡杏兒演映雪,也許整體效果將會有所不同吧!: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梓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